No.24 乳酸菌、益生菌、腸道菌,傻傻分不清!(下)
乳酸菌、益生菌、腸道菌,傻傻分不清!(下)
原來~這些菌株在我國都被列為食品可用菌!
這一篇內容,將簡述一些常見的益生菌菌種,引你入門!
常見的益生菌菌株
益生菌的菌株種類及數目愈來愈多,因此整理出部分常見的菌種,這些菌株在我國都被列為食品可用菌,也都是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列為GRAS,即「一般認為安全」的菌株。一般消費者習慣說的A菌指嗜酸乳桿菌,B菌指雙歧桿菌,C菌指乾酪乳桿菌,F菌有人指發酵乳桿菌,有人指糞腸球菌。這種慣用簡稱,意義不大,特別是B菌,究竟指哪一種雙歧桿菌也不清楚。
雙岐桿菌屬(Bifidobacterium)
雙歧桿菌在許多動物腸道都有,但只在人類與天竺鼠的腸道中是優勢菌種,它們被當作腸道健康的指標,嬰幼兒體內的數目最多,可以多到占腸道菌的九成以上。生病了,老了,衰了,其數目就會驟減到百分之一,甚至千分之一。
雙歧桿菌非常怕氧氣,在研究室中,由糞便或母乳中分離雙歧桿菌時,必須將離開人體的糞便或母乳立刻裝進厭氧瓶中,之後的操作也必須全程保持嚴密的無氧狀況。所以,雙歧桿菌在腸道中,主要都住在氧氣完全被用完的大腸中,後段。
雙歧桿菌非常不耐酸,如果不經過特別篩選或加工處理,基本上,吃進肚子裡也沒有作用。
- 雙叉雙歧桿菌(B.bifidum),1998年最早被分離的雙歧桿菌。
- 嬰兒雙歧桿菌(B.infantis),主要存在於嬰兒腸道。
- 短雙歧桿菌(B.breve),主要也是存在於嬰兒腸道,日本養樂多的BF1優酪乳用的就是這株菌。
- 長雙歧桿菌(B.longum),俗稱「龍根菌」,味全公司許多產品都使用日本森永公司開發的Bb536株。
- 乳酸雙歧桿菌(B.lactis),俗稱「雷特氏菌」,以丹麥柯漢森公司的Bb12最有名,統一AB優酪乳的B就是指這株。
乳桿菌屬(Lactobacillus)
這是與我們人類生活關係最密切的乳酸菌,也是乳酸菌最大的一個屬,在自然界分布最廣。它們不像雙歧桿菌那麼厭氧,分離培養比較容易,在含氧量較高的大腸前端及小腸中數目都很高,事實上,身體表面各處都找得到乳桿菌。
- 嗜酸乳桿菌(L.acidophilus),俗稱「A菌」是最早被商業應用的乳桿菌,20年代就已經有使用這株菌的優酪乳產品問世,也是目前使用最廣的乳酸菌菌種,統一AB優酪乳的A就是指這種菌。
- 乾酪乳桿菌(L.casei),使用極廣的菌株,常見於乳酪等乳製品,在空腸中數量最多。著名的養樂多代田菌就屬於這種菌。
- 鼠李醣乳桿菌(L.rhamnosus),在人體腸道中數量非常多,著名的LGG菌就屬於這種菌,和代田菌同為被研究最深入的乳酸菌,專利權已過期,許多公司紛紛使用在自家的產品
- 植物乳桿菌(L.plantarum),標準的植物源乳桿菌,相信在常吃植物的東方人腸道中應該不少。
- 短乳桿菌(L.brevis),自然界存在很廣,日本可果美公司從京都一種醬菜中分離一株KB290菌株,用於生產優酪乳「ラブレ」,由吉永小百合代言,造成植物乳酸菌風潮。
- 副乾酪乳桿菌(L.paracasei),統一公司的LP33就是這種菌。
- 唾液乳桿菌(L.salivarius),在唾液中常見,常被用於消除口臭、抗幽門桿菌、抗過敏等產品中。
- 約氏乳桿菌(L.johnsonii),常被用於抗過敏產品中。
乳球菌屬(Lactococcus)
乳酸乳球菌的乳酸生產力超強,是最重要的乳品加工乳酸菌,也是最常以基因工程加工研究的菌株,例如荷蘭的團隊將「介白素-10」基因導入,用於治療克隆氏症,已經進入臨床研究。我們研究室由福菜中分離一株乳酸乳球菌(Lac. lactis),具有很強的免疫調節及抗過敏功效,已經提出國際專利申請。
腸球菌屬(Enterococcus)
糞腸球菌(E. faecalis)及屎腸球菌(E. faecium)在許多國家是未被許可用在食品的,但是在日本及臺灣卻是常用的益生菌菌種,如新表飛鳴S就使用糞腸球菌,雙又雙歧桿菌G91,以及嗜酸乳桿菌等三種菌。腸球菌體積很小,所以一般宣稱含幾千億,幾兆菌的產品,多半就是使用腸球菌,而且多半是死菌產品。例如很多產品使用的糞腸球菌EC12,就是死菌體。
其他
常見的益生菌中,有四株菌不屬於乳酸菌。
- 芽孢桿菌(Bacillus sporogenes)常被稱為「有孢子乳酸菌」,其實很早「就由乳酸菌被劃分到桿菌屬去了,所謂的「中山菌」就是一株芽孢桿菌。
- 酪酸莢膜梭菌,聽到莢膜梭菌就會想到產氣莢膜梭菌、困難莢膜梭菌、破傷風梭菌等相當可怕的病菌,但是這株習稱為酪酸菌的酪酸莢膜梭菌,卻是知名的益生菌,日本的胃腸藥「妙利散」用的宮入菌,就是這種酪酸菌。
- 布拉底酵母菌,也是歐美知名的益生菌,對各型腹瀉挺有效。
- 最後要提到一般公認是壞菌的大腸菌,居然也有少數菌株是益生菌,例如Nissle 1917就是一株非病原性的變種大腸菌,這株菌是一九一七年痢疾大傳染時,由一位未被感染的士兵糞便中分離出來,在歐洲已取得治療腸疾認證達九十年了。
看完這二篇冗長的內容,是不是跟小編一樣點頭如搗蒜的說:「長知識了!」,沒想到這身體內的細菌兵團如此強大,每一種菌都有不同的功能並作用在不同的地方,而且還有很多細菌還沒被研究透徹呢。再次感嘆身體運行的微妙之處,細菌的捍衛與破壞取決於環境的好壞,只有平衡了才能和平相處喔!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資料來源:時報出版 // 腸命百歲2益生菌讓你不生病!《蔡英傑 著》
整理 禾小編